新光天地历来是北京“奢侈品地标”,每一寸空间都会遭到各路奢侈品牌的激烈争抢。在奢侈品业内看来,新光天地的一家店铺,是足以拿到二三线城市吹嘘的实体广告。在奢侈品遇冷的市况下,很多品牌认为只有在新光天地才能做出生意。
2014年初,北京新光天地董事会有了更名想法,最终定为北京SKP(“SKP”是新光天地ShinKongPlace的英文缩写)。在11月的致会员短信中,首次启用北京SKP新光天地作为商场名称。
2006年3月,台湾新光三越与北京本土品牌华联,以各持股50%的模式合资成立了北京新光天地项目。6年后,北京华联与新光三越分道扬镳。新光三越仍占有新光天地的部分股权,但不参与日常管理,工作人员作为顾问进行辅助运营。
新光天地改名了,大家怎么看?
记者采访了上海道宾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萧长明,他曾担任上海港汇恒隆广场的高管。他认为新光天地胜在先发优势,改名问题不大,竞争对手才是值得关注的。
Q:奢侈品牌为什么那么喜欢去新光天地开店?
萧长明:这要追溯到十几年前。1989年,北京先出来了国贸,所在的位置是CBD,容易大塞车的地方。国贸一开始做普通百货,不是很火。很快到了国际奢侈品牌迅猛进京的阶段,他们苦于找不到位置。当时北京只有王府饭店是符合奢侈品要求的,但空间很快就不够了。
2000年左右,国贸就在一片低水平的商业物业中“脱颖而出”了,奢侈品牌开始在国贸开店。很快又出现了新光天地,不仅物业水平比国贸好,周边还不会塞车。奢侈品非常喜欢这种包括写字楼和酒店在内的综合物业,规模大、硬件好,于是他们一窝蜂地去了新光天地。
Q:可现在新光天地改名北京SKP了,有顾客抱怨坐地铁到了站,找久闻大名的新光天地,但是找不到。改名对它们有影响吗?
萧长明:上海的港汇广场也改名叫港汇恒隆广场了,有什么变化呢?名字不是最重要的,团队的变化才是真正有影响的。
新光天地前几年台湾和大陆的合作伙伴闹矛盾,让奢侈品租户都很担心,这几年稍微稳定了一些。新光方面想再其他地方复制北京的成功,也是不容易的。
Q:那么在您看来,新光天地的成功就是因为抓住了好时机?为什么对手竞争不过他们?
萧长明:如果我走在新鸿基的IFC、九龙仓的IFS,我的体验比新光天地更好。奢侈品消费者都追捧新光天地,是因为很多强大的商业地产商没能近距离和他们竞争,否则新光天地的压力就大了。
Q:为什么竞争对手不去抢新光天地的生意?
萧长明:其实北京很多区的政府方面都很希望做高端商场,但现在他们提出来的地块,都不适合开发商做商场了,要么就是面积的问题,要么就是位置、价格不好,更麻烦的是动迁困难。
要说天时地利人和,确实让新光天地赶上了,他们改了名字,日子仍然会过得不错。如果九龙仓、新鸿基、恒隆这样的商业地产大佬一起去北京——他们现在一个也没去,游戏规则就要变了,新光天地就不能这么舒服了。
Q:那么新光天地就可以继续躺在先发优势上,不用努力了?
萧长明:不论是新光天地还是其他奢侈品商场,都有很多工作没做到位。现在他们向租客收推广费,但并不做什么事,基本上就是那自己的大堂出来做些活动。要知道现在奢侈品牌日子很难过,商场需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,和他们一起努力把推广做好。
现在很多商场,费很大力气招来一个一线奢侈品牌,以为工作就结束了,就忙着去找一下家,不给他们服务,不支持他们,这是全国商场都存在的问题。
意大利奢侈皮具品牌Tardini大中华区的负责人贺斌作为新光天地的商户一方,也有自己的看法。他曾掌管的意大利男装品牌Kiton就在新光天地开有店铺,现在,他也在与新光天地接洽Tardini的入驻。
Q:新光天地改名,对商户、顾客有影响吗?
贺斌:我们品牌已经谈了2个月,新光天地改名对于我们来说没什么影响。北京的顾客认可这个商场,改不改名字对消费者来说不影响。可能刚开始要熟悉一段时间,然后逐渐再适应,顾客还是管那个地方叫新光天地。
Q:新光天地为什么可以成为奢侈品地标?
贺斌:新光天地的内部设计、运作方式、管理模式、业态组合都是北京做得最好的。它的人流量非常高。
内地其他商场的规划思路,是想把每一寸空间都利用起来。不像新光天地公共区域很宽敞,顾客在里面非常地舒服、惬意。每一层都一个休息地场所,购物是一个体力活,这种设施对于消费者来说很有吸引力。
还有一些人性化的细节。比如某一段时间收费的过程中车辆排得特别长,他们会马上停止收费,全部免费放行。国内没有其他商场能做到这一点。再比如女士洗手间要大于男士洗手间。新光天地的眼光放得很长远。
Q:新光天地的改名后,优势能够继续保持吗?
贺斌:改名就是改制,以前是合资企业,现在是“独资”企业。改名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,这其实是管理层和管理理念的调整,管理体制在发生变化。以前是台湾的管理团队来做管理,华联只是出资方但不太管理,后来发生了矛盾,华联才介入到管理中来,现在的变化是个考验。台湾管理层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,很多都是从日本学来的,这些理念在台湾经过升华,优化,又非常适合中国的消费心理。能不能继续发扬并不断优化这种优秀的管理理念,不断给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,对现在的管理层来说是一个考验。